赵高权势滔天,连秦二世都被他杀害,为何却在子婴这里翻了船?
秦始皇去世之后,作为中车府令的赵高联合丞相李斯,将本来与皇位无缘的胡亥强行推上了政坛。
1.赵高如何在秦二世时期发家赵高凭借自己是胡亥老师的的身份获得了他的信任,设计害死了李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权独揽。
又因为胡亥本身就没有什么政治智慧,所以朝政大权全部落入了赵高的手中。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高才是当时秦王朝实际意义上的皇帝,而秦二世胡亥只是空有其表罢了。
又因为赵高本就是出身于嬴姓赵氏,与秦始皇嬴政在几百年之前曾经是同宗同源,所以赵高认为自己的血统也有资格称帝登基。
展开剩余87%2.赵高如何“合理夺权”夺权准备:指鹿为马
虽然赵高已经彻彻底底地权倾朝野了,但他还是觉得不保险,所以在真正“改天命”之前,赵高决定先用计策试探一番。
具体步骤:派人牵来一匹鹿,然后当着朝臣的面,说是献给胡亥的马。
胡亥虽然政治智慧低下,情商不高,但绝对不是个傻子。
他对此自然十分疑惑,于是找高借机问朝臣,究竟是鹿还是马?
一部分朝臣忠诚于赵高的权势,说这是马,还有一部分人畏惧赵高的清算,选择沉默不语,而那些真正忠于大秦帝国的臣子选择了针锋相对,说出真话。
只可惜他们很显然高估了胡亥的智慧,也低估了赵高的狠毒。
这些人都被赵高一一清算,下场都很惨。
也是这样,赵高认为自己的准备已经充分了。
可是没等赵高篡权,天下便已经陷入了混乱。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赵高其实也算是“被逼谋反”。
在当时,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大败王离,逼得章邯投降。
而刘邦也已经攻入了武关,为了尽早攻入咸阳,实现自己的美梦,刘邦选择联络赵高,让他做内应。
赵高也知道大秦帝国此时已经是覆灭在即了,所以他也同意了刘邦的建议。
可好巧不巧,就在此时,胡亥得知了章邯投降以及刘邦攻入武关的事情。
他确实政治智慧低下,情商不高,但他绝对不是个傻子。
在面临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上,他也必须时刻上心。
而赵高之前为了自保,却骗胡亥说:“起义军只是流民之事,不成气候。”
胡亥因此非常恼怒,责问赵高:汝言关东不过流民盗贼之事,为何至此?
赵高害怕胡亥不知轻重,把自己先杀了,为了自保,他便让自己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和弟弟中书令赵成杀了胡亥,企图自立为帝。
胡亥这个时候还是表现出了他“稚气”的一面。
面临逼宫,胡亥不仅不醒悟,反而还宣称自己乃真龙天子,阎乐不能把自己怎么样。
面对责问,阎乐也针锋相对,他大声指责胡亥,说他是一个无道昏君,人人皆可诛杀之。
胡亥不甘心,想见赵高,但是阎乐不听。
表示僵持不下之后,胡亥怕了,愿意把皇位让出去,只求给自己一个郡王或者万户侯就可以。
见阎乐还不理会,胡亥继续哀求,只要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做一个平头百姓也可以。请求丞相网开一面。
可阎乐本就是受赵高的命令,便不再准备与胡亥废话:“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然臣不敢报。”
胡亥自知必死无疑,只能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短暂荒唐,可怜又可恨的一生。
胡亥死后,赵高便着手准备登基。
他把文武百官召来朝堂之后,先是历数了胡亥的罪状,后来又询问大家是否拥立自己做皇帝。
可出乎意料的是,大臣却并无人拥立。
赵高自知自己强行登基不行,所以便提出拥立子婴。
这时赵高又刷了个小心眼,他为了自己可以继续篡权,便用六国暴乱、秦地溃缩为由,拒绝让子婴当皇帝,只让他称王。
就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在建立短短十五年之后很快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秦国第一次粉墨登场。
虽然这次的秦国也只存在了短短的一个月。
被赵高推上舞台的子婴知道,自己只是赵高的傀儡罢了,他更明白赵高不会留退路给自己。
为了自保,子婴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太监韩谈商议。
最终决定:韩谈负责引诱赵高入朝,然后两个儿子带人伺机把赵高杀死。
让人有点好笑的是:不仅子婴这边在做准备,赵高也是如此。
原因是刘邦已经与赵高达成共识,如果赵高肯做内应,那么事成之后平分秦国土地。
刘邦之所以这么选择是因为秦国虽然是百死之虫,却死而不僵。
当时的秦国在武关和蓝田还有两支队伍,如果刘邦贸然进攻,胜负还未可知。
就算刘邦险胜,那他也抵挡不住来势汹汹的诸侯联军。
最好的选择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赵高于是决定在登基大典之时,将于太庙祭祀的子婴直接杀掉。
可是就在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子婴却以自己生病为由推脱不去。
赵高等不及了,只好亲自去寝宫看子婴。
等赵高一到,韩谈和其他侍卫就一起冲出来,直接秒杀了毫无防备的赵高。
赵高一死,子婴便在一众大臣的拥护下登基成为秦王,然后他当众宣布了赵高的罪行,灭了赵高九族。
PS:赵高在这场最后的政变之中,最大的错误就是低估了子婴的政治智慧。
赵高权倾朝野多年,甚至连皇帝都不放在心上,一个小小的“伪君”自然也不被他放在眼里。
赵高太想获得政治权利了,他被自己的利益蒙蔽了双眼,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而且子婴虽然在《史记》上几乎没有记载,但他能在秦二世胡亥残酷屠杀兄弟姐妹之时奇迹般地存活下来,也说明他绝对是有政治头脑的。
不仅如此,后世史学家对子婴都有极高的评价:他虽然是亡国之君,但大厦将倾,并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挽救的。
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就算周旦之才,也无力回天。
蔡东藩先生更是如此说:“子婴能够不动声色的除掉赵高,说明他其实有当明君的潜力,如果他能够早点继位,再给他几年时间,他或许可以挽救秦朝的朝政,秦国也不会灭亡。”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战国策》《左传》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布于:四川省下一篇:没有了
- 2025/04/19华西医院连续3年承办“一带一路”国家肝
- 2025/04/19从小众游戏到“精神桃源”,两周年的它
- 2025/04/19财经聚焦|三大指数继续上行 我国经济总
- 2025/04/19神工股份:3月2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汇添
- 2025/04/19宁夏中卫进京推介文旅资源 邀北京市民打